-
油菜花遇見向日葵,美醉這個夏天
7月流火,中國最美丘陵油菜花基地——朔州市平魯區迎來了油菜花盛花期,成為市民休閑打卡勝地。在敗虎村附近,成片的油菜花和向日葵交相輝映,阡陌起伏,構成了一幅幅天然油畫,讓你的雙眼應接不暇,讓你的尖叫聲不斷。
2022-08-05
-
巍巍殺虎口 西口雄風今猶在
殺虎口位于山西和內蒙交界處,殺虎口兩側高山對峙,地形十分險峻,其東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兩山之間開闊的蒼頭河谷地,自古便是南北重要通道,直至今日,大同到呼和浩特的公路仍經由此地,建于明朝,古稱參合口。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殺虎口聞名遐邇,已有兩千多年歷史。
2022-07-29
-
《千古一塔》頌千年古塔神韻 祈世間平和美好
遠望莽莽恒岳之陰,悠悠桑干河之陽,一座擎天巨塔拔地升起,屹立于廣袤的淺灘之中。見證近千年的風云變幻、云蒸霞蔚,伴著荻花雁陣、萍水蛙鳴的塞外佳景,木塔從歷史深處而來,歷經烽火戰亂、地震炮擊后巍然不倒,成為聞名古今、超越時空的木構神品。
2022-07-14
-
朔州的非遺與民俗丨晉北道情戲
晉北道情戲流行于晉北二十余縣及內蒙古南部、陜北東部、河北西北部,分右玉、神池、代縣三個藝術流派。道情音樂約于金代流入晉北一帶,以曲牌體說唱形式廣泛活動于民間,主要演唱道教故事,宣傳教義。清代中葉,搬上舞臺,以代言體演述故事,內容廣泛觸及社會生活。其音樂體制主要為曲牌連綴體,同時也吸收了北路梆子的音樂元素。其唱腔曲調,相傳有72大調,若干小調,今存套曲13種96曲,如《大紅袍》、《皂羅袍》等。其伴奏樂器文場有笛子、四胡等,武場有漁鼓、簡板、單皮鼓、大鑼等。
2022-06-15
-
朔州的非遺與民俗丨梨花春白酒釀造技藝
山西省應縣梨花春酒是晉北名酒,其釀造技藝凝聚了千年來當地釀酒師的智慧,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應縣地處雁門關外,歷史上曾先后是匈奴、鮮卑、突厥、沙陀、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數民族往來活動的地域,是典型的多民族文化融合地區;加之該地區氣候嚴寒,酒成為人們生活中必備的物品,由此形成了人們豪飲的習俗,使釀酒業頗為發達,釀酒工藝也有自己的特色。
2022-06-14
-
來朔州游覽廣武長城,看萬里長城最初的模樣
朔州市共有327公里的長城遺址和1649處古堡、烽火臺等遺址。將朔州長城淬煉為山西長城的杰出代表,尤以廣武長城最具代表。
2022-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