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64x3l"><strike id="64x3l"></strike></table>
  • <tr id="64x3l"></tr>

    1. <table id="64x3l"></table>

      雁門關外,“風光水火地儲氫”綠色多元能源供給體系加快構建,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入其中;太行山間,農業、文旅、商貿各項產業努力沖刺既定目標,克服疫情影響斬獲發展亮點;黃河岸邊,改革開放不斷加速,城市建設、鄉村振興火熱推進,高質量發展產業集群做大做強……

      一組組亮眼數據、一項項務實舉措、一件件鮮活事例,詮釋了我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一年來,全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各項工作部署,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力推動國家及我省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落實落地,經濟總體延續穩定恢復的良好態勢,呈現出能源保供持續發力、新興動能不斷壯大、市場需求持續恢復、發展質效明顯提升等積極變化,奮力書寫了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堅持從兩個方面推動產業轉型

      傳統優勢產業提質增效

      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興起

      當前,以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為總抓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正在山西得到完整準確全面地貫徹落實。特別是堅持以增強生存力發展力為方向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和以加快集群化規?;癁榉较虬l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互生互成,推動山西經濟不斷取得高質量發展成效,受到各方廣泛贊譽。

      作為能源大省,山西深入貫徹能源安全新戰略,縱深推進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持續提升能源綠色安全高效開發和綜合供應能力,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做出積極貢獻。今年前11月,全省原煤產量12.03億噸,繼續穩居全國第一,全年產量預計超過13億噸。全省煤炭先進產能占比達78%,現役煤電機組全部實現超低排放,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合計占比達到40.34%。

      太鋼煉鋼二廠北區轉爐成功“一鍵煉鋼”,實現了轉爐從裝爐結束到出鋼的全流程自動控制,標志著該廠真正進入智能化煉鋼的新時代。從手撕鋼到高端碳纖維,從航空航天到萬噸巨輪,創新點燃了太鋼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新技術、新平臺、新業態、新模式,多個“重量級”科技成果密集亮相,讓太鋼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激情奔跑。

      “三農領域”捷報頻傳。12月12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2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單位面積產量和總產量數據,我省今年糧食總產量1464.3萬噸,比去年增加43.05萬噸;單位面積產量4647.9公斤/公頃,比去年增加118.83公斤/公頃,雙雙創歷史新高。全省上下深刻理解、準確把握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性、艱巨性和緊迫性,統籌制定出臺動態化保障“兩不愁三保障”成果實施方案、進一步健全完善防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指導意見等政策文件,分級創建一批鄉村振興示范縣、示范鄉鎮、示范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

      文化旅游亮點頻閃。堅定歷史自覺和文化自信,相關部門按照“立足山西、找準選題、講好故事”的要求,深入挖掘并以多種方式呈現山西優秀傳統文化富礦,推進報刊廣播電視文學節目創新,策劃推出一系列融媒體產品,多維度凝聚拼搏爭先的奮進力量??朔咔橛绊?,各大博物館、景區景點通過門戶網站、移動客戶端、微信公眾號等載體,推出了“云展覽”,多維度展示了絢麗多姿的山西歷史文化。晉祠博物館、天龍山石窟博物館、太山博物館等充分發揮自身特點和優勢,利用數字全景展示技術,為社會提供各類文化大餐。

      與此同時,全省新興產業“落地生金”,成為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帶動產業升級的一個個新引擎。

      走進晉能控股集團山西潞安太陽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單晶電池智能生產區,偌大的超高潔凈度車間,一支支機械臂有序揮舞,各式自動化設備高效運轉。在這里,單條生產線一天便能生產13萬片光伏電池片,下線的產品被銷往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對標全省14個標志性、引領性戰略性新興產業,運城市因地制宜,選擇有基礎、有條件、有需求并且能占領科技和市場制高點的重點產業,集中力量、加強攻關,提出了打造“合汽生材”新興產業地標,走出具有運城特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之路。

      長治市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1至10月份同比增長62.95%。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其高技術、高附加值、高成長性,已成為推動長治市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的新興力量。

       

      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厚植高質量發展生態底色

      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

      兩公里長的藍色管道走廊蜿蜒山間,源源不斷地將粉煤灰送至山頂,注入400多米深的地下,開啟礦山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和諧發展新模式。山西焦煤西山煤電屯蘭礦“采動覆巖離層區注漿充填技術”,將固廢巧變產業“新寵”,實現“吃灰吐煤”的雙贏效益。這項技術的應用,可延長礦井壽命12年以上,成為我省煤礦綠色發展的生動實踐。

      作為焦化企業代表,鵬飛集團投資6億余元配套建設了干熄焦發電項目,投產至今,不僅降低了對環境的污染,還給企業帶來了良好的收益。今年6月,山西省焦化行業全干熄焦改造提升現場推進會在鵬飛集團總部舉行。我省加快實施干法熄焦技術提升改造,持續推動焦化行業邁過“生存線”、達到“發展線”,努力打造國家綠色焦化產業基地。

      12月9日5時04分,伴隨著兩臺主變壓器發出嗡鳴聲,山西省重點工程——大同新榮500千伏輸變電工程順利投運。該工程將大幅提升大同西北部新能源外送能力,增強晉電外送的“含綠量”。今年前三季度,山西電網新能源發電量累計達486億千瓦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存儲消納能力穩步提升。

      省能源局副局長王茂盛表示,目前山西探索出充填開采、保水開采、煤與瓦斯共采等多條綠色開采技術路線,并推動云計算、5G和物聯網技術與綠色開采加快融合。“十四五”以來,山西能耗強度持續降低,全省單位GDP能耗比同比下降,有力推動了全省經濟結構調整和高質量發展。

      9月1日開幕的2022年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以“能源雙碳發展”為主題,吸引各方嘉賓深切感受能源革命的山西實踐,深入理解實現“雙碳”目標的中國方案,共享能源革命新機遇,共譜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有力推動了“雙碳”理念深入人心、低碳實踐不斷向前。

      隨著政策的引領、共識的加強,低碳越來越植入山西的產業經脈,融入人們的生活起居。

      在大運汽車新能源乘用車生產基地,投資8000多萬元引進的300余臺ABB大型機器人分工明確、緊密協作,搬運、焊接、涂膠、螺柱焊接、在線檢測等操作有條不紊。自動化設備讓人目不暇接,現代化氣息撲面而來。

      “走,叫個新能源網約車!”綠色出行日漸尋常。我省制定方案、專班推動、督導考核,加快全省新能源或清潔能源汽車更換步伐。全省零碳的機場、高鐵站等拔地而起,11個設區市城市建成區燃油公交車已全部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

      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征程上,山西上下同心,步調一致。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以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實驗區為牽引,堅持治山治水治氣治城一體推進,取得了顯著成效。天上,藍天白云成了常態;地上,一泓清水匯入黃河。汾河流域國考斷面水質全部達到Ⅳ類以上,從右玉的蒼頭河到芮城的圣天湖,都能看到白天鵝駐足休憩的畫面;身邊,綠色美景也是隨處可見。全省每年造林都在400萬畝以上,森林覆蓋率連續幾年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優化布局推動全省域協調發展

      對外開放步伐鏗鏘有力

      社會民生事業全面發展

      12月16日上午,太原晉中兩市共同舉行龍城大街貫通、濱河東路南延、魏榆路改造竣工通車活動,兩市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步伐不斷加快,標志著太原晉中一體化發展又邁出了堅實一步,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質量發展再添新動能。

      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優化區域發展布局,集聚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我省加強統籌規劃,加快要素和人口集聚,形成全省“一群兩區三圈”內外聯通、雙向聯動的城鄉區域發展新布局,推動全省域協調發展。

      重點建設的太忻一體化經濟區,作為區域發展的重大戰略,加快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發展的北引擎。對全省來說,隨著經濟一體化和要素市場化縱深推進,這里將有望成為全省要素自由流動、經濟良性循環的先行區,并逐步向外輻射拓展。依托雄忻高鐵建設的歷史機遇,這里也將率先成為山西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走廊。這對提升山西中部城市群的總體實力、優化全省城鄉區域發展的空間形態具有重要作用,也有助于山西更好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強勢起步,山西綜改示范區高質量建設,南北兩大引擎同時發力,一批跨區域、跨流域的重點項目進一步為山西發展蓄勢賦能。

      改革開放是提升經濟發展能級的現實選擇,是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堅持能源革命綜合改革、國資國企改革、開發區改革、“放管服”改革,形成了一大批改革制度性成果,搭建起支撐改革主體框架的“四梁八柱”。開放平臺建設取得突破,成功牽頭承辦第十二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六屆中國(太原)國際能源產業博覽會等國際性展會,太原、大同跨境電商綜試區投入運營,太原、大同、晉城、臨汾獲得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太原市獲批首批國家加工貿易產業園,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達到8家,中歐(中亞)班列實現常態化運行,一批機場航空口岸獲批開放,多個陸港、保稅物流中心、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成投用,海陸空立體交通網絡和經濟廊道正在加速形成。

      深入實施市場主體倍增工程,將其作為山西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構建政策體系,創新專班機制,建立臺賬、掛圖作戰、矩陣管理,使一大批重點任務順利推進,“十大平臺”集聚效應凸顯,要素保障體系更加健全。在復雜嚴峻形勢下,全省市場主體逆勢快速增長、量質齊升,為穩住全省經濟大盤、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供了堅實支撐。

      堅持守好民生底線,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續落地成真。一年來,全省各級推出民生實事并努力兌現落實,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突出援企穩崗、擴大就業,通過一系列組合拳創造就業崗位,穩就業工作成效明顯。不斷改進和完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領域收費管理政策,以“雙降雙減”行動推動復工復產復商復市。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扎實推進,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得到緩解。堅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并舉,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成為努力目標。積極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好轉,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深入推進,平安山西建設成效顯著。

      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山西最鮮明的主題、最激揚的旋律。奮進山西,步履鏗鏘;轉型山西,前景可期。

       


       

      內容來源丨山西日報 

      首頁    媒體聚焦    書寫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全省經濟工作綜述

      書寫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全省經濟工作綜述

      瀏覽量:0
      收藏
      創建時間:2022-12-22 17:45
      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欲
    2. <table id="64x3l"><strike id="64x3l"></strike></table>
    3. <tr id="64x3l"></tr>

      1. <table id="64x3l"></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