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64x3l"><strike id="64x3l"></strike></table>
  • <tr id="64x3l"></tr>

    1. <table id="64x3l"></table>

      ▲觀眾參觀“幸福山西”部分圖片展。侯琎攝

       

      山西日報新媒體記者侯琎報道 非凡十年,幸福山西,是什么樣子?

      是老鄉搬入窗明幾凈的新房,笑臉盈盈,溫暖過冬;是一泓清水匯入黃河,河清海晏,時和歲豐;是青年勤學苦練職業技能,一技傍身,前景不愁;是人們擼起袖子加油干,讓家園更加宜居宜業宜創宜游。

      習近平總書記五年三次親臨山西考察調研,親切看望慰問基層干部群眾,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殷切期望。十年間,山西積極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工作,持續加大投入力度,優化公共服務供給,推進各項社會事業高質量發展,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邁出堅實步伐。

      日前,正在北京展覽館展出的“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吸引了眾多市民前往參觀。大家走進山西單元,深切感受三晉大地日新月異的變化,感受幸福山西涌動著生機與活力,升騰著希望與夢想。

       

      書寫民生靚麗答卷

       

      ▲加強易地搬遷后續扶持,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圖為2021年6月忻州市岢嵐縣宋家溝移民新村。

       

      在“幸福山西”部分,許多觀眾圍在一張照片前,認真聆聽講解員魏佳介紹:“2017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岢嵐縣趙家洼村,看望貧困群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和政府就是為老百姓服務的,讓大家生活越過越好是我們的職責。”

      魏佳口中的趙家洼,曾是呂梁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深度貧困村,山大溝深,坡陡地瘠,一方水土養不了一方人。習近平總書記的到來給趙家洼村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大家把殷殷囑托化作攻堅決心。村民們堅定地說,咱要響應黨的號召,建設好自己的美麗家園!

      2017年9月,趙家洼全村村民搬出大山,在全縣第一個完成整村易地扶貧搬遷;2018年底,貧困鄉親全部脫貧,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的工作目標,徹底告別了“窮窩窩”。

      在另一張照片上,忻州市岢嵐縣宋家溝移民新村的一排排農家小院與重重山巒相得益彰,藍天掩映,綠樹紅花,一派晉西北村居風貌躍然眼前。如今,宋家溝是岢嵐縣鄉村旅游品牌,躋身國家4A級景區、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山西省100個鄉村旅游示范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之列,眾多外地游客慕名前來。在易地搬遷后續工作的扶持下,搬遷群眾在新家園靠雙手發家致富。

       

      ▲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圖為2021年7月大同市黃花種植戶喜獲豐收。

       

      “這是大同黃花嗎?金燦燦的一大片,可真壯觀啊。”參觀市民郭琪好奇地問。講解員石玉告訴大家:山西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目前大同市黃花總種植面積達到26萬畝,占全國總種植面積的1/4。黃花成為鄉親們的“致富花”。觀眾不禁感慨,“小黃花、大產業,果然名不虛傳。”

      黨的十八大以來,山西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重要戰場,3500萬三晉人民共同書寫了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優秀山西答卷。全省農村貧困人口收入水平顯著提升,329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7993個貧困村全部出列,5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全部實現“兩不愁三保障”,消除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脫貧地區的面貌滄海桑田。

      從呂梁山到太行山,從雁門關到黃河畔,黃土地上處處是山莊窩鋪搬出來、陡坡耕地退下來、荒山荒坡綠起來、光伏產業亮起來、電商旅游火起來、轉移就業走出來、群眾生活好起來的新景象。

       

      打造宜居宜業熱土

       

      ▲開展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形成了“呂梁山護工”“天鎮保姆”等特色勞務品牌。圖為大同市天鎮保姆家政服務培訓現場。

       

      巍巍太行,莽莽呂梁。憶往昔,崢嶸歲月,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三晉兒女勇敢頑強、不畏艱難,鍛造出偉大的太行精神、呂梁精神。同樣在這片熱土,新的輝煌正在創造。

      “這是今年5月,山西省襄汾縣西賈鄉西彭村的麥田里正在開展植保無人機飛防作業,提升農業機械化、智能化水平,農業生產提質增效。”講解員王思萱指著照片向觀眾介紹。大家看到,勤勞的鄉親們利用現代化農業技術發展生產,肥沃的黃土地迎來豐收的喜悅。

      民生實事繪就幸福底色。就業作為最大的民生,關系著千家萬戶。照片上,兩位“天鎮保姆”輕撫懷中的“幼兒”,認真接受家政服務培訓。憑借一技之長,她們走出大山,信心滿滿走上工作崗位。

      近年來,山西開展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形成“呂梁山護工”“天鎮保姆”等特色勞務品牌,廣大勞動者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增收,過上幸福的生活。據統計,2012年至2021年,全省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13.56萬人,開展職業技能培訓859萬人次,幫扶失業人員再就業171.37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45.92萬人,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清零……一系列穩就業、保就業政策措施落地實施,勞動者的“飯碗”越端越牢。

      表里山河,迥然不群。“臨汾:回家·悅生活;呂梁:汾酒故鄉,英雄呂梁;運城:關公故里,大運之城;大同:中國古都,天下大同;陽泉,建設無人駕駛車輛協同示范區……”屏幕上視頻滾動播放,全省11市紛紛亮出極具當地特色的“王牌”,向首都觀眾呈現各地城鄉新貌,誠邀八方來賓走進山西,真切感受這方幸福家園。

       

      厚植三晉生態底色

       

      ▲全面實施汾河流域生態治理,讓三晉母親河的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圖為汾河太原城區段。

       

      抬頭,藍天白云相依;腳下,黃河奔騰向前;四周,綠水青山環繞,一幅生態畫卷在展廳內徐徐展開,每位走進這里的觀眾都沉浸在幸福山西的主色調中。

      過去十年,山西積極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明顯改善,厚植綠色底色和質量成色。

      一張右玉縣右衛鎮鳥瞰圖,讓參觀者眼前收獲一片郁郁蔥蔥。“百里已無風沙起,桃李花香雨亦鮮;萬里蔭濃遮日樹,三春遍地開紅花。”這是右玉創造的生態奇跡。歷經70載春華秋實,一代又一代右玉人堅持不懈植樹造林,風沙肆虐的“不毛之地”變成滿目蔥蘢的“塞上綠洲”。

      張太生是生態環境部環境發展中心退休職工。因在太原出生,得名“太生”,年輕時曾在山西學習工作數年。站在汾河景觀圖下,他凝視良久,感慨道:“小時候汾河是個污水溝?,F在看到亮麗汾河穿城而過,滿城鳥語花香,真想回去住住。”

      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老百姓的生活更舒心愜意,這是山西高質量轉型發展的生動實踐。“山西現如今的變化真大!”“90后”郭杰是旅游愛好者,多次前往忻州五臺山、大同云岡石窟、平遙古城等地游覽,“過去印象中山西空氣質量欠佳,但這幾年,我這個北京人都非常羨慕山西的綠水青山,四季分明。”郭杰開始期待下一次的三晉之旅。

      十年來,帶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山西堅定不移持續增進民生福祉,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民生投入只增不減、惠民力度只強不弱、惠民實事只多不少。一雙雙滿意的笑眼中,一個個破繭蝶變的新家園里,一件件溫暖人心的民生工程上,三晉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以穩健有力的步伐繼續踏實前行?! ?/span>

       


       

      內容來源丨山西日報

      首頁    媒體聚焦    幸福山西 三晉兒女盡歡顏

      幸福山西 三晉兒女盡歡顏

      瀏覽量:0
      收藏
      創建時間:2022-12-22 16:14
      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欲
    2. <table id="64x3l"><strike id="64x3l"></strike></table>
    3. <tr id="64x3l"></tr>

      1. <table id="64x3l"></table>